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2:30 点击次数:183
《史记》里说了个事儿:古公亶父有三个娃,老大泰伯,老二仲雍,老三季历。因为季历特别能干,他儿子昌也很厉害,老爷子就想把位子传给季历和昌。泰伯和仲雍很懂事,觉得应该让更有才能的人上位,所以他们俩就跑到吴国去了,把位置让了出来。
所以,泰伯和仲雍受到了后人的赞扬,就连孔子都夸泰伯品德高尚,说他是“最有德行的人”,因为他三次把王位让给别人,老百姓没有一个不称赞他的。
问题是,泰伯跑到吴国,真的是为了“把天下让出来”,特意避开贤能的季历吗?说实话,这段历史在史书里写得太含糊了。要是我们能弄清楚古公为啥把位子传给季历,那商朝的帝乙为啥会把王位传给商纣王,也就好理解了。
【古公迁岐:甲骨文改写认知】
由于狄戎的侵扰,古公亶父带着族人离开了豳地,来到了岐山周原。他们在那儿建起了城池,耕种了肥沃的土地,这里就成了周人开始强大的地方。那时候,商朝的国王是武乙。
不过有个疑问,周原那块地方土壤肥沃,照理说应该早有人占了,不会没人管。那这样的话,古公亶父又是怎么搬到岐山去的呢?说起来,这背后有段不为人知的历史,是甲骨文颠覆了我们以前的想法。
根据甲骨文上的记录,在商朝的武丁大王那时候,有个周国在周原地带。武丁把这个周国给灭了,然后又封了一个新的周国,不过这次封的是子姓的人当国王。但从古公亶父搬到岐山这事儿来看,那个子姓的周国应该早就消失了,不然古公也不会搬去岐山了。
从书籍和考古发现来看,武丁时期,周国和那个子姓的周国都先后消失了,商朝在西边的地盘,只剩下了西安老牛坡遗址那边。这样的话,在古公迁到岐山之前,周原这块地方的主人是谁呢?
关于这个,文献没直接说明,但里头藏着线索。史记上写着:“古公有个大儿子叫泰伯,二儿子虞仲。太姜生了小儿子季历,季历娶了太任,这两位夫人都很贤惠。”这里说了两件事儿:
首先,古公有两个以上的老婆,前面的老婆生了泰伯和虞仲,后来的老婆太姜生了季历。甲骨文里,“姜”指的就是羌族的女性,所以古公娶太姜,很明显就是和羌族的某个部落结亲了。
另外,季历娶的妻子名叫“太任”,她是商朝贵族挚任家的姑娘。挚任家嘛,要么是武丁儿子祖己的后代,要么是商朝哪个大臣的后人,总而言之,这说明古公部落和商朝结了亲。
所以,在古公搬到岐山之前的周原地方,可能有好几股力量混在一起。后来,古公通过和这些势力结亲的办法,赢得了大家的认可,在周原站稳了位置,并且从那以后,他们的部族名字也改成了“周”。
【周公季历:贵在母亲与正妻】
根据史记的说法,古公亶父想传位给季历,说他是因为“有才能”。但这更像是拿现在的标准去套历史,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季历的母亲和正妻地位都很高。
在西边的地方,除了狄戎,羌人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。那个帮忙灭掉商朝的大英雄姜子牙,他就是羌族人。这样一来,季历的妈妈太姜的家族就很厉害了,对当时力量还不是很大的周人部落来说,真是太重要了。所以说,妈妈家族厉害,季历也因为妈妈的关系,地位自然就提升了不少。
另外,季历的情况有点特别,他娶了商朝的贵族姑娘为妻,还生了儿子姬昌,所以说姬昌就是商周两家联姻的结果。正因为这样,姬昌一出生,古公就觉得他将来肯定能让周族兴旺。这其实是因为姬昌身体里流着周人、羌人和商人的血,有很多人都支持他。
很明显,古公亶父把位子传给季历,不是看他有多贤能或能力多强,主要是因为季历的母亲和妻子身份高贵。如果不这样做,周国就会不得安宁,也很难取得羌族和商朝的信任。所以,说起来,“泰伯跑到吴国去”也是没办法的办法。
季历退位后,姬昌接了班,那时候“母亲地位高,孩子也跟着沾光”成了规矩。姬昌有过至少两位夫人,大夫人走了,他又娶了太姒,生了伯邑考、姬发、周公和毛叔。可惜长子伯邑考早逝,王位就传给了姬发,这也是因为“母亲地位高”的缘故。后来,姬发的儿子周成王,他妈妈是姜子牙的女儿邑姜,同样是因为“母亲地位高”才当上了王。所以说,从季历那时候起,周朝就有了嫡庶之分,王位只传给正妻的儿子,不传给妾生的。
【余论】
了解了季历为何能当上君主,也就能更清楚地知道纣王是怎么坐上王位的了。
根据史记的记载,庚丁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了儿子武乙,从这以后,王位就在儿子们之间传递,不再按照兄终弟及的规矩。不过史记里头没有提到传位时母亲地位高低的影响,就是说,没讲明白是传给庶出的儿子还是嫡出的儿子,只是简单地说“某某儿子当了皇帝”。一直到纣王继位的时候,才明确说了“儿子靠母亲地位高才能继位”,也就是说,“帝乙的大儿子叫微子启,启的母亲地位低,所以他没能继位。小儿子叫辛,辛的母亲是正宫皇后,所以辛就当了皇帝。”
光看这段过往,纣王能当上国王还真是有点走运,他因为是正宫娘娘的儿子才坐上了宝座,这让本该当王的“聪明人”微子启没了机会。这样一来,大家就更觉得纣王又狠又没治理好国家了。但其实,周国那时候归顺商朝,受商朝影响肯定大。可能是商朝规矩是王位传给嫡子不传庶子,周国也需要商朝帮忙,所以也跟着这么传位了,王位就传给了嫡子季历。
换句话说,纣王作为正妻所生的儿子,在商朝那时候,他继承王位是理所当然的事,没有什么碰运气的说法,也跟他是不是贤能没关系。

